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调研总结(案例+落地切入点)

    信息发布者:村网通ljs
    2018-09-01 14:08:53   转载

    “公司主导、村民入股”的统一运营模式

    这种模式下,依靠运营公司对村子进行统一开发、运营、管理和推广。村民将自家的田地、农家乐、餐馆等入股运营公司,和公司利益休憩紧密绑定,从而拧成一股绳,形成运营上的合力。该模式一方面解决了乡村旅游的服务标准、项目建设、品牌推广等问题,另一方面还带动了村民的共同富裕。

    典型案例:山东省淄博市中郝峪村

    中郝峪村曾是一个贫困村,并且没有老宅子、没有独特的山水资源。2003年开始,为了脱贫,一些村民自发搞起农家乐。后来,随着农家乐数量的增加,一些恶性竞争、欺诈客户情况出现,于是村里在2011年成立了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。

    为了促进村民的积极性,在公司里,村两委只占21%的股份,剩下的都由村民以自己的房产、果园、劳动力等各种资产来入股。村民们除了经营收入以外,每年还会获得公司的分红。

    在经营上,公司统一负责村子的项目开发、运营和宣传。公司运营所有项目,按照承包方式分给业户,业户只负责搞好接待、服务工作,不得擅自接待客人。同时,所有项目价格全部由公司统一制定,所有单向收费都由公司统一收取。

    依靠这个统一化运营模式,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每年经营收入将近三千万。

    引入外来资金的古村镇开发模式

    对于一些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古村镇,引入外来资金进行包装打造,并统一运营,无疑是一个发展乡村旅游的“快速通道”。

    典型案例:临沂竹泉村

    竹泉村地处山东省沂南县北部,是中国北方少见的古式村落。后来由青岛龙腾集团投资1.56亿元进行整体打造。

    经过几年开发,这里已成为一处以生态观光、休闲度假、商务会议为核心,集观光、休闲、住宿、餐饮、会议、度假、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,也是山东省第一个系统开发的古村落度假区。

    在开发古村落的基础上,竹泉村还大量挖掘本土文化、美食、民俗传统等,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旅游对于文化休闲体验的需求。

    如今,竹泉度假村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,2015年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,实现直接旅游收入8000万元。 

    以爆点带动品牌的“轻启动”模式

    对于一些资源相对贫瘠地区,通过区域美食、传统手工艺品等的挖掘,凭规模优势和特色打造出爆点,也不失为一条可行道路。

    典型案例:陕西袁家村

    袁家村距离西安市78公里,有一定的区位优势。为了打造乡村旅游,他们决定挖掘陕西特色美食,发展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。


    为了打造最原汁原味的地方美食,他们挖掘最民间的厨师,挑选最本土的原料,坚决不要大酒店和厨师培训学校出来的厨师。

    最初由于缺乏名气,做出来的美食没人消费,袁家村村委会决定,这些民间厨师只管做,村里给发工资。厨师们做出来的东西,首先是在整个民俗街流通,多出的东西发给村民,再送给西安乃至陕西省相关部门和企业。后来,随着这里的名气不断扩大,许多店铺的消费者都排起长队。

    在美食的基础上,袁家村还不断发展酒吧、民俗体验、民宿等一系列配套措施,以求增强游客的体验度,并延长乡村旅游的产业链。

    如今,袁家村号称日营业额超过200万,年收入超10亿,仅餐饮产值就超过一个中型城市。

    一口价全包的套餐式体验模式

    相比袁家村这种开放模式,还有一种截然相反的封闭模式:他们依托自己的优势资源,将全村封闭起来,用户只需一张门票,即能享受全部服务。

    如果说袁家村熙熙攘攘的人流是一种繁荣的美,那么封闭式乡村,通过高门票限制人流,凸显的则是古村镇宁静的美。

    典型案例:乌村

    乌村紧邻著名的乌镇西栅历史街区,是背靠京杭大运河的古村落,总面积450亩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景区依托。

    乌村颠覆了中国乡村游的传统模式,采用一价全包的套餐式体验模式——集吃住行游购娱活动为一体的一站式的乡村休闲度假项目,一次即可打包吃住行和30多项免费体验项目。

    不能否认,乌村的成功离不开乌镇导入的巨大人流,但反过来,乌村也为整个大景区提供了原生态的乡村民俗文化体验。

    乌村给我们的启示是:毗邻传统大景区的乡村旅游点,完全可以以差异化的产品定位,做景区的配套支撑甚至是对等互补,从而凸显自己的价值,从中分得一杯羹。

    依托大城市,以民宿带动乡村旅游

    做为乡村旅游的高级型态,民宿是个特别的存在。一些地方依托大城市的巨大人流和消费能力,以“从上而下”的方式,用民宿为爆点树立乡村旅游品牌,取得了巨大成功。

    典型案例:莫干山

    莫干山位于美丽富饶的沪、宁、杭金三角的中心,自古以来就是许多名流避暑消遣的地方,并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历史典故。

    后来,一些外国人在莫干山开办农家乐,将中国传统的旧家具、雕花木梁、旧石墩等,与西方文化相融合,深受长三角高端消费群体,以及入境游游客的欢迎。2007年以后,“洋家乐”就成为莫干山的关键词。

    在莫干山的示范效应下,浙江桐庐等其他地市,包括全国各地,都掀起一股民宿热,并成为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突破口。

    中国幅员辽阔,资源各不相同,这五种乡村旅游模式,只能算抛砖引玉。

    看了案例,思考一下,什么样的乡村旅游项目游客才会喜欢,并且为之买单?


    第一、乡村旅游设施升级的必要性


    乡村度假别墅内部

    (一)乡村旅游设施是旅游舒适度的重要基础

    乡村旅游设施与游客旅游中的基本需求息息相关,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所带来的安全、供水、卫生、通讯等方面的问题, 导致许多乡村旅游景点游客重游率降低、入住率下降、旅游收入减少。2015年年初,“旅游厕所革命”席卷全国,乡村旅游地作为旅游厕所的重灾区,普遍存在数量不足、质量不高、布局不合理、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升级,是乡村旅游舒适度提升的重要保障。

    (二)乡村旅游设施是“乡土味”的重要展现

    乡村旅游设施遍布乡村旅游各个角落,展现着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和细节特色,是“乡土味”的重要展现。乡村旅游设施与乡土特色的结合,对于展现乡村旅游风貌具有重要作用。

    (三)乡村旅游设施是乡村旅游品质的重要载体

    乡村旅游设施包括餐饮设施、住宿设施、基本接待设施、配套设施、环境卫生、安全防范、服务质量、从业人员技能等方方面面,是乡村旅游品质的重要载体,功能性强及个性独特的乡村旅游设施,展现了乡村旅游的高端品质。


    第二、乡村旅游设施体系


    (一)乡村旅游交通设施

    乡村旅游交通设施包括村落外部交通、村庄内部道路、停车场、服务驿站、特色风景道、指引系统等。在所有的乡村旅游设施中,配套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设施是前提,交通关系着乡村旅游各个景点的通达性,决定着乡村旅游吸引的游客量。


    (二)乡村接待服务设施


    乡村接待服务设施包括住宿、餐饮、娱乐、购物等设施,这些设施是游客使用量最大、也最能够带给游客旅游体验的设施,并且这类设施的安全问题直接关乎着游客的人身、财产安全。


    (三)乡村环卫设施


    乡村环卫设施包括村落内部的污水垃圾处理、旅游厕所、供水、供电、通讯网络、ATM机、救护系统等设施。这些设施是乡村旅游便利性的保证,每一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游客的满意度下降。


    (四)乡村信息服务设施


    乡村信息服务设施包括导览标识系统、通讯设施等。信息服务设施是游客及时了解乡村旅游信息的重要方式,涉及到旅游过程的自主性和便捷性。信息服务设施的提升,是在信息时代下乡村旅游必须进行升级的设施体系。


    第三、乡村旅游设施升级原则


    (一)功能性升级

    乡村旅游设施,应该首先满足功能需求,配备充足的垃圾桶、厕所、餐位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,彻底扭转乡村旅游带给人们的“脏乱差”印象,展现乡村旅游的舒适形象。因此,乡村旅游设施应首先进行功能升级。

    (二)乡土性升级

    乡村旅游设施涉及到乡村旅游形象的展现,应加强突出其乡土特色,选取乡土材质进行构建、采用乡土语言作为解说、提炼乡土元素进行装饰,将乡土韵味进行极致表达,构建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基础设施体系。

    (三)时代性升级

    乡村旅游设施的升级,还要与时代结相合,满足人们的时代生活需求。在网络化时代,建设乡村WIFI覆盖系统成为旅游必备设施;借势网络营销平台,开发乡村旅游APP成为必需。结合时代需求,不断提升自身的旅游设施,才能推动乡村旅游的不断升级。


    第四、乡村旅游设施升级方式


    (一)乡村旅游交通设施升级


    1.道路通达升级——绿道理念,内外通畅

    乡村旅游交通以绿道理念进行建设,强化乡村交通功能性的同时,注重保护乡村生态平衡,展现乡村的特色风貌。

    乡村外部交通升级:乡村外部的道路交通必须保证畅通整洁,路面硬化情况良好,警示避让标识系统完善,道路两旁绿化充分,无违章建筑和乱堆乱放等现象,材质一般为沥青、水泥等。

    乡村内部交通升级:乡村内部道路改造提升可与“美丽乡村”建设有机结合,实现内部路网完善,道路两旁无违章建筑、乱堆乱放现象,宅间路确保畅通;具备机动车系统和步行系统,有独立的生产(消防)通道、观光车专用道、自行车专用道、步行专用道等,可提供代步租赁服务。内部道路可选择与乡村风格一致的水泥、鹅卵石、石板等材质。

    2.道路景观升级——乡土动物植物融入

    乡村旅游道路景观承载着乡村旅游门户形象,形成了游客对乡村旅游的第一印象,因此,乡村道路景观的打造非常重要。乡村特有的动物或植物,作为乡村的典型特征,应用到乡村道路景观营造上,可以更好的展现乡村风情。海南万宁兴隆热带花园的绿道两旁,除了种植大量的树木,还培育了本土花卉及爬藤、荫生、兰科、蕨类、地衣等植物,让微生物、昆虫和野生小动物都能找到繁衍生息的栖息地,蜂蝶招展,蝉鸣蛙叫,一路起伏变化,让人流连忘返。

    3.配套设施升级——容量适宜,生态环保

    乡村旅游交通的配套设施包括停车场、服务驿站、道路标识系统等,容量应满足游客接待需要,在建筑理念上应以生态环保为首要考虑因素。以停车场为例,按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进行停车场配置,村庄主入口或游客接待中心附近区域应设置大型生态停车场(可供旅游大巴车停放),村庄内可根据需要设置小型生态停车场,各类停车场的选址合理,规模适中,与周边环境协调。


    不同材质乡村内部道路

    4.文化比重升级——联动民俗,个性展现

    乡村旅游道路既有交通运输功能同时又具观景休闲功能,应是乡村风情的串联通道。因此,乡村旅游道路的升级,应注重民风民俗等乡村文化的展现,通过乡村文化主题小品、特色标识牌、特色文化展示等方式,构建融山水画卷、田园风光、历史文化、民俗风情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靓丽风景线。


    (二)乡村环卫设施升级


    1.数量质量升级——数量充足,卫生方便
    乡村厕所、垃圾桶等环卫设施数量缺乏,是乡村旅游一直以来面临的问题。配备数量充足的厕所、垃圾桶,是乡村旅游升级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。乡村旅游厕所和垃圾桶需要满足“数量充足、卫生方便”的最基本要求,保证即使旺季也能满足游客需求,同时又舒适、免费,给游客良好的印象。

    2.建筑风格升级——乡土格调,朴实品质

    在满足游客最基本的需求功能同时,对乡村厕所、垃圾桶的外观建筑进行升级,构建乡村旅游的独特体验点或者小景点。建筑风格要与当地的民居建筑、村庄环境相融合,采用乡土材质进行建设,内部装饰体现民俗文化元素,选址在景观优美的乡村小巷或田间地头,静心设计的厕所必然是乡村一景了。

    3.管理方式升级——以商养设,商设共荣

    乡村环卫设施的管理尤其重要,管理不到位,导致众多的乡村旅游设施遭到破坏甚至无法使用。乡村环卫设施的管理可考虑“以商养设”方式,为乡村旅游环卫设施的管理制定标准化流程,实行厕所、垃圾桶等的公益广告和“企业赞助冠名”相结合的办法,对厕所有关醒目位置的广告位进行出租转让,广告收入作为管理者的收益和公共设施维护的投入。


    (三)接待服务设施升级


    1.乡村住宿设施升级
    游客接待能力常常成为限制乡村旅游业的因素,尤其是旅客住宿,游客高峰期经常一床难求。乡村旅游地在满足游客对住宿设施数量的要求同时,也要满足质量的要求。

    类型升级——种类丰富,满足需求

    乡村可开发建设多种多样不同类型住宿设施——度假型乡村酒店、乡村客栈、休闲农庄、乡村会所、乡村度假公寓、原生态乡村民居以及森林小木屋等,形成功能齐全,布局合理的乡村旅游住宿体系。

    环保升级——顺应环境,环保材质

    乡村生态环境相对敏感和脆弱,乡村住宿设施设计既要考虑经济效益,更要强调生态效益,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,使乡村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循环再生能力。首先,建筑及景观设计要以环境情况为基础,选择合理朝向,顺应地形地貌,保护农田肌理、溪流水景等自然元素,力求规模恰当、形制适宜,使人工构筑物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;其次,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及建筑技术,利用太阳能、沼气等清洁能源,争取自然通风采光,注重节能节水,并对废弃物进行适当处理,减少污染。

    建筑升级——地域个性,识别性强

    乡村住宿设施设计应坚持地域性的原则,体现乡土性和独特性。以“地域基因”决定乡村住宿设施的布局、建构和经营主题,并由此形成乡村住宿设施的地域特色。在乡村住宿设施设计中应合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,尊重和保持周边乡土氛围,增强可识别性,避免建筑和景观出现城市化倾向。

    2.乡村餐饮设施升级

    品质升级——舒适卫生,档次齐全
    乡村旅游的餐饮设施需要在品质上进行升级。首先要讲究干净、安全、卫生,厨房内部公开透明,实现生熟分离、干净无味,餐具消毒,餐桌整洁;另一方面,餐饮设施布局合理,在乡村商街、主要道路和节点、景点的接待服务区重点设置,总体规模与乡村接待能力匹配;第三,餐饮设施的种类要丰富,涵盖高中低各个档次,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。

    乡土升级——乡土环境,乡土美食

    乡村旅游餐饮要将乡土风味进行极致展现,形成自身的餐饮品牌。一方面,在餐饮环境营造上应以农家生活为主题,设施内部的布置上尽量运用农业及乡村文化特性来营造气氛,桌椅餐具显示地方特色;另一方面美食应以地方特色和传统农家菜为主,加强特色菜、农家菜、山野菜等菜品开发,重点突出当地生态特色、文化特色、民俗特色,将乡村美食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吸引物。


    3.乡村购物设施升级

    品类升级——丰富品类,满足需求

    村庄内部的商店除了要满足本地居民需求之外,还承担着面向游客的需求,乡村旅游购物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,就是商品品类不足。首先,乡村购物商店应增加游客需求的商品品类、在需求的基础上拓展购物空间、提升购物方式,给游客更多便利;其次商店的标识应醒目,在路口等交通节点设置指引标识,让游客容易找到。

    个性升级——本土物产、文化营造

    专门面向游客的旅游商品购物店可以极大的提高游客的购物体验。这类专营店一般会统一注册商标,进行品牌和商品包装设计,采用乡土元素的建筑装饰风格,采用自助购物方式;乡村旅游商品一般包括土特产、民俗手工艺品、文化创意产品等。


    (四)信息服务设施升级


    1.设施系统升级——设施完善,功能齐备
    乡村旅游必须具备充足完善的导览标识设施,以明确导向、解说和警示功能,在设施分布、使用材料、造型设计、字体类型上,必须与乡村环境相协调,在满足主体功能的同时兼具美感和乡村特色。

    乡村旅游的通讯设施必须与接待规模相匹配,能满足当地村民和旅游发展对通信容量的要求。有国内、国际直拨电话、传真及互联网络服务,移动信号全面覆盖;公共场所应配备公共电话及互联网络端口;公用通讯设施服务标志醒目。

    乡村旅游应建立紧急救援机制,医务设施可与村庄医务设施共用,配备专职医务人员,提供全天候医疗服务;乡村旅游要配备必要的安全救助场所、应急疏散场所和设施,能提供全天候安全救助服务;乡村旅游的消防、防盗等救护设备和防护设施要齐全,交通、机电、娱乐等设备无安全隐患。

    2.科技程度升级——智能设施,智慧旅游

    加强乡村旅游信息服务设施的智能化,引进电子触摸屏、电子导览系统等,实现乡村旅游信息服务设施的智能化;配备虚拟旅游体验设施,提供网络虚拟体验。

    3.信息管理升级——数据管理,网络平台
   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,以村庄为单位的乡村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不可或缺。可成立乡村旅游网络咨询服务中心,开通游客咨询、预定等相关服务,使乡村旅游更加规范、便捷;设立旅游咨询平台与投诉平台,通过智能平台加大对乡村旅游景点服务的监督,通过网上评价或投诉,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。通过对旅游大数据的管理,得到乡村旅游的有效反馈机制,有针对性的完善乡村旅游的方方面面。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1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